
「當我們呈現一種活水般的狀態,就會有更多創造的可能性流動。」
——ཨོཾ萬物生染創辦人瑪沁
BY 珍珠
– 2021年11月15日
與珍珠法寶合作許久的品牌「ཨོཾ萬物生染」,以泥染為素材、布料為媒介、曼陀羅為表現方式,創造出一幅幅的美麗作品,在創作的時候、在端詳作品的時候、在布料被風吹起的時候,都是一種感受與調頻。創作者瑪沁不只讓作品映照出空間氛圍,也期待大家藉由欣賞作品開始覺察自我,進而將內在騰出專屬於自己的心靈空間。


(Source: 左/萬物生染 Facebook 右/萬物生染 Instagram)
泥染是一種流傳許久的天然染布方法之一,包括印度、日本奄美群島、台灣卑南族,都擁有自己的泥染文化。這種以泥土色澤為布料上色的技法,因土裡的氧化鐵而著色於纖維上,又依據不同地方的土而呈現出顏色與深淺的不同。現在有一些品牌會製作成方便上色的顏料,成分除了氧化鐵外還包含天然橡膠、貝殼及各種礦物研磨成的粉。這種天然染因無毒且成分單純,被運用在許多地方,連日本潮流品牌Visvim也因其原始自然的質感而使用在服裝系列中。

大學時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的瑪沁,主修金工,經歷過琉璃、木工、皮革等各種媒材,最後愛上布料的質感與染布的不可預知性。也經歷過植物染、化學染、藍染,最後選擇以土地養分為顏料的泥染為創作手法,結合自己喜歡的曼陀羅圖案,從創作開始就是一種自我調頻,接著去連結與紀錄最後成品所帶來的氛圍,或許是喜悅、或許是輕盈⋯⋯也希望蒐藏作品的每個人打開身心的感受力,不需要有限制的去解讀作品。
「ཨོཾ萬物生染」這個名字是瑪沁在內觀時突然感受到萬物皆為一體的合一狀態,便將以前的品牌名稱毅然決然地改掉。而在有他們出攤的場合,總是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以泥染曼陀羅建造出的特殊氛圍,像是迷你桃花源一般,在這裡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放鬆與滋養。「我想要營造出一種客廳的感覺,每個人來到這裡就像回到自己內在的家。」


也是在大學的時期,因為她與家人都遇到一些神秘現象,那之後瑪沁才開始相信其他存有的存在,剛開始會覺得恐懼,因此學習了藏傳佛教、修持綠度母。近年來則接觸各種身心系統,目前以Access Consciousness(以下簡稱AC)為主,持續在練習也偶爾幫別人做個案。
AC的入門系統“Bars”是一觸碰頭部能量點為基礎進行的系統,學習AC為瑪沁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她感知到自己永遠可以選擇成為不同的空間,用整體去看待受困的卡點,讓一切自由來去、自在流動。而瑪沁以作品創造出來的空間感,也是這樣的概念!
當我們釋放掉這些限制性的想法之後,就不會一直將專注力放在我要避邪、我要防小人的恐懼上,而是讓自己充飽愛,發散如陽光一般的力量。

(Source: 萬物生染 Facebook)
「剛開始接觸療癒時,比較會著重在將已經累積許久、不再適用的種種釋放掉。學習到現在,療癒對我來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調頻。例如感受到現在需要放鬆柔軟的頻率,就可以聽一首輕鬆舒服的歌、選擇一張柔軟的布或與粉晶連結。當我們讓自己呈現一種活水般的狀態,就會有更多創造的可能性流動。」
同時瑪沁也補充,她雖然學習了許多身心靈系統,但也發現到許多調頻會自然而然的在日常發生。比如我們藉由沖一壺咖啡就如同完成了某種每日儀式,可以切換成適合工作、處理事情的模式。她也非常推薦藉自由書寫及運動,並常把感謝的概念落實在生活中。
而萬物生染帶來的療癒不但在欣賞畫面美感、撫摸布的質感、觀看布與風的互動中達成。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是自己體驗創作的過程,所以瑪沁也很喜歡開設泥染課程,可以分享自己在創作中觀看與感知自己的時刻,在那個當下很像是開啟自我的飛航模式,在完全與內在相連的狀態下,會突然知曉許多答案也得知新的靈感——「那種感受非常的滋養,所以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一起體驗。」
(Source:萬物生染 Instagram )

萬物生染 相關連結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Mtenthousandthingsdye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omtenthousandthingsdye
- 珍珠法寶購買連結 https://www.pearlsmw.com/categories/omtttdye
學習資源
Access Consciousness The Bars
台灣內觀中心
https://udaya.dhamma.org/zh-tw
瑪沁推薦書單
- 修練當下的力量
- 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
- 成為你改變世界
- The L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