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系列第二彈,一起從現代角度回望一位從小深受神秘東方哲思吸引的英國男孩。在尚未發明網際網路的20世紀前半,他將自身淵博學識轉化為發人深省的講課和廣播音源。時序進入21世紀,他的聲音被微軟XBOX選為激發觀眾想像力的廣告旁白,甚至電影《雲端情人》也揭露了:如果未來人類有一位通曉一切的AI 導師,這個人將是Alan Watts。
BY CHYC
– 2021年7月7日
對生長在華語文化的台灣人來說,傳承自古代賢哲的老莊思想、儒家倫理,從小就跟著國民教育刻在我們的DNA,至於佛經、禪理,就算不信仰特定宗教,多少也在長輩圖中不時會瞥見幾句靜思語。然而,對太過熟悉的事物大腦已經習慣自動過濾,人們總喜歡把目光放在他方,如今就連千禧世代也在西方流行文化的養分中長大成人。

崇「東」的不從眾小孩
如果把時光回推100年,誕生於1915年的Alan Watts也是個從小就嚮往未知東方世界的孩子,他回憶自己看完電影《Dr. Fu Manchu 福滿州》後,立下的童年最大志向就是長大後要成為「留著八字鬍的中國惡棍」!約莫11歲左右,Alan Watts愛上用中國和日本藝術品裝飾房間,他特別喜歡其中一幅有一群小麻雀停在竹子上的水墨畫,讓小小年紀的他感受到胸口浮現一股無法言語形容的感動 。過去的他只從媽媽那邊聽說過,當她看到美麗的英式花園時胸口也有同樣悸動,「但我想要了解這些(東方)人為什麼可以看得見這種『美』,畫出這樣的畫面?」

在青少年時期,爸爸帶著Alan Watts來到位於倫敦的佛教精舍,除了親近佛學之外,他也擔任該社團刊物《The Middle Way》的編輯,邁出用英文傳遞東方思想的第一步。在21歲那年,Alan Watts遇見禪宗大師鈴木大拙,並出版人生第一本書《The Spirit of Zen》。
Alan Watts無懼在當時風氣尚稱保守的英國大方宣告自己是佛教徒,多數人聽到這位白人青年貌似荒謬的發言都笑了,「那些英國人被我逗得好樂。」無論活到幾歲,幽默一向是Alan Watts包裹嚴肅話題的聰明絕招,他常常講課講到一半開始哈哈哈哈大笑起來,台下學生也開始笑成一片,因為他明白有時生命許多疑難不需語言解釋,在笑著笑著之間就懂了,或是笑著笑著就拋到九霄雲外。
喜歡從局外人角度審視一切既定規範的Alan Watts,無法接受和原生家庭捆綁在一起的西方宗教制度,例如每個出生的嬰兒一律會被父母帶去教堂受洗,他也不例外;還有每個禮拜要上教堂、有罪的時候要向神父告解,難道人的一生就得活在一個被安排好的系統中,死後還得接受上帝審判?「西方文化把宇宙看作兩種機制,第一種人看見的是牛頓的宇宙,一切依循物理法則運轉,只有純粹的機械性;第二種人看見的是上帝統治的宇宙,所有事物都是唯一的神創造出來的,包含人類,所以西方人常常覺得自己和宇宙萬物很脫節。」他本能地受到佛教的有機本質吸引,「水的流動、飄浮的雲,都是自然有序的智慧體,也是宇宙的本質,當我體悟到每個人內在都有佛性,不禁有一種深深被解放的舒暢感。」
My Way ── 走自己的路
1939年,Alan Watts來到美國,一開始他選擇順從從小到大的教育背景,選擇落腳伊利諾州進修探討天主教理論學與發展歷史學位,畢業後甚至成為正規的神父,但他還是敵不過內心對於東方物我合一境界的憧憬,「身為天主教徒,我在教堂裡找不到自然,但每個禪寺都有自己的小花園。」從教堂辭職,脫離神父身份後的他,勤讀印度教、佛教、道教、儒家、禪宗等知識,盡情吸收西方世界失落數千年之久,盤據地球另半邊的文化。好友們認為他是一位即使不受旁人理解,也要繼續前行的獨行者,在人生後半場,Alan Watts選擇順應自己的本性而活。
Alan Watts首先前往紐約透過廣播節目宣揚所學,接著在1950年代來到舊金山,當時這座海灣城市正由「垮掉的一代」*引領自由主義思想潮,Alan Watts曾對自視甚高的知識份子們提出大哉問:「你們美國人既然自認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為什麼在信仰上反而把自己禁錮在一種被君主統治的狀態中呢?」即使在21世紀再度聆聽Alan Watts一口純正的英國腔,依舊能感受他為經歷兩次大戰後的西方世界帶來當頭棒喝的警世效果。

但他在越來越多的聽眾與學生面前,仍不改搞笑本色地說:「我開課、錄廣播,只是因為我喜歡聽自己的聲音。」

*【編註】垮掉的一代:
指稱二戰後崛起的美國作家群,他們發表大量文學作品探討政治、東方宗教、致幻藥物與性解放等主題,對其後的西方文化帶來深刻影響,文化研究學者普遍認為這是第一支能代表後現代主義的「次文化」。知名作品有Allen Ginsberg 的《嚎叫》。
和自然連結是生而為人的要緊事
在加州生命力豐沛的自然環境中,Alan Watts更深一層體會禪宗所謂人類與自然不可分割的關係,「自然和人類沒什麼不同。一個人如何『活出自己』的程度,可以從他和自然有多合而為一看得出來。」當外界質疑所謂的靈性老師應該要有一些「難以解釋的神秘體驗」,Alan Watts答:「所謂的神秘體驗,可以直接在安靜的文字與覺知中體會到,歷史上每個神秘學思想家早就發現這件事。」他進一步在《人與自然》一書中闡釋:「一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覺察就等於一場靈性體驗,只是多數人用兩種不同方式描述著同一種理解。」因此,有評論家為Alan Watts的神秘主義下了註解:「他的神秘體驗基本上就是反神秘。」在用迷幻藥探索意識盛行的時期,Alan Watts也當仁不讓親自試用幾種不同致幻物質,並作出精確譬喻:「迷幻藥就像顯微鏡,而我們的意識好比一位科學家,科學家才不會成天對著一台顯微鏡觀察世界。」
從道家的陰陽相生出發,Alan Watts喜歡用各種方式對西方人宣講所有生命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從「人」的寫法(他會一點中文,平日也會練習書道)傳達兩撇因為互相支撐,之所以為「人」;紡織布料時因為經線和緯線的交錯,才能完成有千變萬化圖騰的畫面,他不喜歡被冠上什麼哲學家、心靈大師的名號,每當遇上有人這麼說,他總是回答:「我只是哲學/身心靈界的藝人。」即便如此,Alan Watts還是不小心透露過真心話:「只要能幫助更多人擺脫生命的脫節感,我相信這個世界多少都會進步一點…。」
1973年,剛從歐洲結束一輪巡迴演講返回美國後不久,Alan Watts在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年58歲。他把屬於肉身的骨灰留在最愛的深山小圖書館裡,他的兒子Mark Watts則將他生前大部分的授課資源放在紀念官方網站中。待科技資訊發達起來後,Alan Watts的音源被製作成許多短片廣為分享,甚至也被翻譯成中文、日文,流傳回他一心嚮往的東方國家,其中的真知灼見不曾隨著文字轉譯的打磨失去光彩,在東方文化長大的我們只不過是撿起被遺忘的智慧之鑽,開始懂得從更全面的角度欣賞蘊藏於內的璀璨火光,從而發現新的洞見,甚至觸發Alan Watts曾感受過的,那股「胸口難以言喻的感動」。

(Source: alanwattsorg on Instagram)

學習資源
官網-Alan Watts Organization
有提供大量可付費下載的影片檔、音源、電子書。YouTube上可以搜尋到很多人用Alan Watts的聲音製作各種風格的短片,可以從這個分頁取得授權。
在Spotify上有多張以Alan Watts的聲音製作的音樂專輯,不同創作者以電音或爵士元素玩混音,讓千年前的哲學思想也變得「潮」起來,可以自己邊聽邊探索聽得順耳的曲目(筆者曾是歷經IELTS試煉的考生,推薦想要練習英式英文聽力的人可以多多利用。
《Falling in Love》
《Wattswaves V: The Web of Life》
上世紀的廣播教主,當然在新時代也要有podcast!由Mark Watts擷取整理,並且和「大師系列」第一位介紹的Ram Dass基金會「Love, Serve, Remember」合作開設的節目——
《Being in The Way》
生前除了講課、錄節目之外,Alan Watts也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在世時已完成25本書。在他過世後,Mark Watts也把父親許多筆記資料整理成冊,目前市面約有40多本流通,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閱讀,以下列舉筆者看過,或具代表性的幾本作品。
自傳
- 《In My Own Way》
- 《The New Alchemy》
- 《Psychotherapy East and West》
- 《The Book: On the Taboo Against Knowing Who You Are 》
有一則關於 ❙ 大師系列 ❙ Alan Watts 艾倫 · 華茲-通達自然的自由思想家 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