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Nick Tsai
– 2021年9月7日
今年五月疫情突然蔓延,讓許多人原本安全無憂的生活面臨諸多改變。曾經被進度追著跑的日常,終於能慢下腳步來調整呼吸。而這些變動,換來更多的時間待在家裡,藉由面對親近的人、面對自家環境,進而更清楚的面對自己。
而社群上關注疫情動向與接收各種必要資訊的同時,多半充斥著恐懼與憤怒,我們不但被這些負面內容給吸引,情緒也隨之起伏,久而久之竟被一股厭世感給淹沒。因此,在某天決定嘗試將原本聆聽與接收訊息的方式,徹頭徹尾地做了一次更新。
其中一項更新,就是嘗試將更多專注力放在「聆聽音樂」上。

例如,每當假日時,我會在起床後會先到電腦前,隨心情挑選一首歌來播放(通常會是環境音樂),讓音樂充滿在空間之中,取代滑手機、吸收過多的外在資訊。不依賴鮮明的節奏,也不用頭腦分析音樂裡的構成,單純地享受好品質的聲響與頻率,如同給大腦簡單的暖身操一般浸淫在其中。用這樣的步調,開始一天的早餐與咖啡,同室友或植物對話,讓音樂著實的融入生活記憶裡,也讓自己真正的融入生活。
聆聽可以很隨性,也可以作為一種有目的性的練習。
試著在層層堆疊的樂音之中,將注意力放在一種樂器、或聲響上,關注在它的音色、動態、情緒。同時在心裡直覺地連結反應:如果它是一種「顏色」,那會是什麼?如果它是一種「形狀」,那又會是什麼?如果它能帶領你到一個「空間」,那會是哪裡?提問可以任由想像力來決定,「觸感」、「氣味」……等都可以是延伸的方向。可能是木質單品咖啡的口感、也可能是清冷的香水味或行走山林中的肌膚觸覺,隨著音樂的走向,去擴展你的想像軸線。
而這個練習的用意在於讓每次的聽覺經驗與想像力建立起某種關聯性,以此展開聽覺的敏銳度與串連其他感官的聯覺力。建議可以先從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是下方推薦的歌單來練習。從環境音樂作為練習對象,原因是它相比其他音樂,更著重於空間維度的想像、色調與氛圍,而豐富的聲音質地與音色變化,更增添了它抽象思考的可能性。

說到環境音樂就不能不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模組合成器,人們對於它的印象大概是密密麻麻的接線,與一堆旋鈕與按鍵,看起來好像很帥,但也想著這東西比起樂器好似更像高科技產品?!
其實它是一種自由度極高的電子樂器,透過了解合成器的基本原理(sound synthesis)後,便可以依照自己對聲音的喜好或操作邏輯,從各家廠牌中來挑選所需的模組元件,建構出自己能得心應手的合成器系統。另外,自由接線(Patch)所創造出的無限可能性,能帶來更加寬廣的創作視野,也因此成為了許多環境音樂創作者喜歡使用的樂器之一。
在1996年後,隨著Doepfer Musikelektronik公司推出了Deopfer A-100系統,奠定了eurorack的標準,模組化合成器也因為eurorack的形式變得更平價而普及。發展至今,也孕育出了許多形形色色、優秀的電子音樂創作者。本篇即整理了幾位使用模組合成器創作的藝術家與他們的作品來推薦給大家。


(source: www.yii00.com)
Ryan J Raffa
Ryan是一位以模組合成器為主的聲響藝術家,也是個喜愛大自然的人,創作曲風以Ambient為主。音樂中常使用殘響與延遲效果來創造出空間感。其聲響畫面有著老舊錄影帶在播放、倒帶的氣氛,顯示在過去的某段時間軸前後游移,畫面也帶點泛黃與些微的雜訊。常使用「取樣(Sampling)」來拼貼各種質地的聲響,將許多不同質地的聲響如蒙太奇拼貼般,構成一幕幕獨立、且富含自然想像的音景畫面。值得順帶一提的是,Ryan現居於台灣,也相當推薦大家在疫情漸緩之後,能親自聽看看他的現場演出喔。
〈Early Mornings〉
在《Landscapes and Self Portraits》這張專輯中,試著感受Ryan帶來彷彿連結「過去」與「自然」的魔幻時刻。Early Mornings這首歌中,在開頭使用的取樣聲響,讓人很快地置身於某個留白且空曠的朦朧空間中。
〈The Distance We Must Travel〉
《Ginko》這張專輯亦是如此的情境。長達12多分鐘的〈The Distance We must Travel〉,彷彿是一條在山林之間、細長蜿蜒的河流,有著緊密且溫暖的電子音牆包覆,將不同的聲響溫潤地導入整個充滿蟲鳴、水流的故事線之中。

(source: www.yii00.com)
Lightbath
Lightbath的音樂常常讓我直覺地聯想到水晶般的明亮透徹、與綿延交織的絲綢,有時也會感受到某種宗教意識在其中。如同這些想像所帶來的品質,每次當自己的心神同步到其音樂中,便能很快的達到穩定與平衡。在Youtube有許多他的音樂創作影片之外,Lightbath亦非常致力於模組合成器的教學推廣上,在他的頻道上有許多影片分享他如何思考聲音設計的過程,與他對於合成器的操作哲學,對於想從模組來思考與創作環境音樂的朋友會十分受用喔。
〈The Hermit〉
這首〈The Hermit〉,收錄在與Emily A. Sprague各自創作的合輯《Full/New》中,是透過設計好的patch來形成的一首*生成音樂(generative music)。音符以看似有機、或恣意般生長的方式構成相似於水晶礦石的輪廓,卻又能在其中發現如分子式般的組成規律。
*所謂生成音樂,即是將模組合成器上的參數旋鈕與配線設定好,完成一個完整的發聲系統後,再由輸入隨機參數(randomness)來改變原本的發聲路徑,進而形成一段連續且變化的聲響。或是直接從隨機模組作為聲音設計的起點,來驅動模組發出更有機、更無可預期的聲響。

(source: slowbreathingcircuit.com)
Emily A. Sprague
同樣是一位自然系的模組藝術家,Emily Sprague在經過幾年與民謠樂團Florist的創作時光後,於2016年全心投入模組的創作領域中。採取了極簡(minimal)、專注於音樂性的方式來通往他進入冥想思考的音樂。以自然視野作為音樂的發想原點,相對於直接使用自然環境的取樣聲響或著墨於聲音的質地,Emily更單純地以音樂的編排與語彙來創造出想像空間。對於喜歡音樂性更勝於實驗聲響的人,非常推薦聆聽!
〈Star Gazing〉
〈Star Gazing〉收錄於Emily在2020年推出的專輯《Hill, Flower, Fog》之中,帶有濕度的電子聲響,讓感官得以進入到與自然的親暱狀態,也讓人得以延伸出更多自己的經驗,像是被愛人緩慢且溫柔輕撫臉旁的觸感,感受著彼此的溫度與皮膚質地,也享受著親近的距離。

〈A Lake〉
而她在2017推出的《Water Memory》與2018年的《Mount Vision》,皆能身歷其境地感受到他所創造的山海音景。這首長約13分鐘半的〈A Lake〉便帶來了湖水平面般的靜謐與穩定,而後加入的中高頻率音牆則像是灑落在湖面上的陽光,形成朦朧模糊的折射,波光粼粼。這首也是我喜歡在早上起床後聽的一首歌。

(source: www.metalmagazine.eu)
Alessandro Cortini
在模組合成器界中不能不提的一號人物——Alessandro Cortini。為工業金屬大團Nine Inch Nails長期合作的合成器樂手,也是使用Buchla合成器聞名的藝術家,更是經典老合成器的收集控。粗略分類的話,Alessandro以Ambient與Drone作為主要創作方向。音樂同時表現出未來感與古老末世氛圍。且不同於上述幾位音樂色彩較為柔和、自然色系的藝術家,Alessandro所呈現出的音樂如同在色彩明度上的兩個端點:接近光線的透白、與深入幽谷的黑。
〈Prima Emosfera〉
這首〈Prima Emosfera〉收錄在《Emosfera》這張專輯中。一進入歌曲,合成器的低頻隨著殘響效果震盪,腦中浮現一股真空、浮游感。而後漸進地將低頻的波形折疊(Wave Folding),產生出泛音如璀璨星雲,將意識完全包覆其中,整首歌的演進如同身歷其境了一次宇宙事件的發生,如此奇妙!
〈Iniziare〉
〈Iniziare〉收錄在《Avanti》這張專輯中,仔細聆聽這首歌的後半部會發現,他非常擅長將噪音(noise)安置在音樂層次之中,來創造聲響的毛邊、或是產生如老舊畫面般的雜訊聲響效果,配合後段的人聲取樣,形塑出一種黑白電影般的對白結尾。
延伸聆聽

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亦為知名工業金屬團Nine Inch Nails的核心成員Trent Reznor及製作人Atticus Ross所組成的雙人組。
其作品以電影、電視劇配樂為主。最著名的幾張專輯為:2010年贏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的《The Social Network》、紀錄片配樂專輯《Before the Flood》、以及2021年橫掃多項獎項的《Soul》原聲帶,這些專輯中使用了大量的合成器聲響,並且能挖掘到許多Ambient佳作。
〈One Perfect Moment〉
〈Hand Cover Bruise〉
(source: Nick Tsai)
最後來介紹一下我自己吧,我是蔡瑋德 / Nick Tsai,模組合成器使用者,也是一位實驗環境音樂創作者,喜歡蕨類、蘭花與花椰菜。目前正在進行「Plant Sonification 植作發聲」創作計畫,它是一項以植物為核心來發想的實驗、環境音樂創作。創作計畫為期一年,每個月將挑選一株自己喜愛的植栽,透過感應貼片來擷取植物表面的細微電流,導入合成器與電路板中,進而以隨機訊號去驅動模組合成器來發聲。包括去年獨立發行的EP《Upon the Route》,Plant Sonification的歌曲皆定期上傳至Soundcloud,歡迎大家到Soundcloud或bandcamp收聽我的音樂。
〈Glisten〉

(source: Nick Tsa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ick.tsai.140/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ick-tsai-91907606
Bandcamp
https://nicktsai.bandcamp.com/releases
上述未提到的模組創作者遺珠專輯:
- Johnny Woods的《Thw Wild, Vol.1》與《Pavilions》
- Caterina Barbieri的《Born Again in the Voltage》
- Kaitlyn Aurelia Smith的《The Mosaic of Transformation》
- Suzanne Ciani的《Buchla Concerts 1975 (Live) 》
其他非以模組為主的創作者與他們的專輯:
- Microstoria的《Snd》
- Biosphere的《Substrata》
- Green-house的《Six Songs for Invisible Gardens》
- H. Takahashi的《Sonne und Wasser》
最後附上Nick Tsai for 珍珠法寶的Spotify精選歌單: